采购商参与流程
帮助您解决自动化设备采购需求
供应商参与流程
帮助您解决自动化设备采购需求
供应商流程
采购商流程
设计需求
更多>委托试验
更多>供需问题解答
更多>-
中频炉是目前常用的金属非标感应加热设备,因其为非标加热设备,故在选择中频炉上就有很多附加条件,不是任何工件都可以使用中频炉加热的。 1、首先要确定中频炉加热的工件的材质,金属类工件可以直接加热非金属材料工件需要间接加热。 2、中频炉加热速度快、操作方便,因此适合加热批量大、外形比较规整的金属工件;如果加热工件数量太少,批量不够大则不适宜中频炉加热。 3、中频炉加热工件的外形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对于圆形、方形、管材、板材等形状比较适合,特别适合于圆钢、钢管、钢板、铝棒、铜棒、钢板、钢管等工件的加热。 4、中频炉加热工艺的选择,要确定中频炉加热的用途才能选择合适的中频炉,比如锻造、铸造、调质、轧制等不同的工艺需求,就需要选择相应的中频炉。 5、中频炉的生产产能确定也是很关键的,年产量、班产量或者单件工件的加热节拍必须要确定,才能保证中频炉的生产效率,满足生产需要。 6、根据生产长度面积确定中频炉的结构形式,选择分体式中频炉还是机电一化中频炉,铝壳中频炉还是钢壳中频炉。 7、根据生产方式要求,要选择中频炉的自动化程度,是否需要PLC控制、红外测温、温度分选以及自动上料等形式。 8、中频炉的选择过程中,因其为非标设备,就要多进行技术交流,才能保证选择的中频炉是适合自己需求的中频炉,在交流中要提供工件材质、工件规格、加热温度、加热节拍或者生产率、自动化程度、冷却循环水要求等技术要求才能选择正确的中频炉。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工信部联节〔2022〕76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做好《行动计划》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行动计划》编制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围绕落实“双碳”目标,强调“要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提出“坚持节能优先方针,深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和公共机构节能,推动5G、大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能效提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这对工业节能提效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我国工业能效水平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大幅下降基础上,“十三五”进一步下降16%,2021年下降5.6%。“十四五”时期,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用能需求将刚性增长。同时,工业节能提效面临着用能结构绿色化水平不高、节能提效技术创新及装备推广存在短板、重点用能行业节能挖潜难度日益加大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亟需加强工业能效提升的顶层设计,明确“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指导重点行业领域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优化能源资源配置。 二、工业能效提升的重要意义 推进工业能效提升,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工业领域用能企业数量多、涉及面广,加快推进工业节能提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企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有利于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更新换代,提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局部单体节能提效转向全流程系统发力,形成跨产业跨领域耦合提效协同升级的新模式。 推进工业能效提升,是降低工业领域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分析,到2050年,能效提升是实现二氧化碳大规模减排的最主要途径,其贡献约为37%,是实现碳减排最重要、最经济、最直接的路径。我国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65%左右,提升工业用能效率,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推进工业能效提升,是培育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有力举措。当前,节能降碳已经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发展以技术、产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节能产业大有可为。一方面,超高能效设备产品、新能源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应用前景,可不断形成绿色发展新动能;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提效资金投入、加快实施技术改造,将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三、《行动计划》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提效作为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降碳举措,统筹推进能效技术变革和能效管理革新,统筹提高能效监管能力和能效服务水平,统筹提升重点用能工艺设备产品效率和全链条综合能效,稳妥有序推动工业节能从局部单体节能向全流程系统节能转变,积极推进用能高效化、低碳化、绿色化,为实现工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能效基础。 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能效明显提升,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节能提效工艺技术装备广泛应用,标准、服务和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尽其用、效率至上成为市场主体和公众的共同理念和普遍要求,节能提效进一步成为绿色低碳的“第一能源”和降耗减碳的首要举措。同时,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到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80%以上,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优于1.3,工业领域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 四、《行动计划》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聚焦重点用能行业、重点用能领域和重点用能设备,分业施策,分类推进,系统提升工业能效水平;加强全链条、全维度、全过程用能管理,强化标准引领和节能服务,协同提升大中小企业、工业园区能效水平;统筹优化工业用能结构、数字赋能等对节能提效的促进作用,全面提升工业能效基础。具体提出7个方面任务: 一是大力提升重点行业领域能效。加强重点行业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公辅设施改造等。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高网络设备等信息处理设备能效。推进跨产业跨领域耦合提效协同升级。 二是持续提升用能设备系统能效。围绕电机、变压器、锅炉等通用用能设备,持续开展能效提升专项行动,加大高效用能设备应用力度,加强重点用能设备系统匹配性节能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 三是统筹提升企业园区综合能效。实施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制度,探索打造超级能效工厂。强化工业企业、园区能效管理,加强大型企业能效引领作用,提升中小企业能效服务能力,系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综合能效水平。 四是有序推进工业用能低碳转型。加强用能供需双向互动,统筹用好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不同能源品种,积极构建电、热、冷、气等多能高效互补的工业用能结构。 五是积极推动数字能效提档升级。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工业能效提升的赋能作用,推动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确执行的能源管控体系,加速生产方式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六是持续夯实节能提效产业基础。着力提升节能技术装备产品供给水平,大力发展节能服务,积极构建绿色增长新引擎,培育制造业绿色竞争新优势。 七是加快完善节能提效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工业节能有关政策、法规、标准,强化节能监督管理和诊断服务,夯实工业能效提升基础。 五、《行动计划》保障措施 为推进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行动计划》提出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实施。加强部门间协同合作,形成政策合力。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工作方案,有序有效抓好任务落实,协同推进节能降碳。发挥行业协会、智库、第三方机构等桥梁纽带作用,以及中央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工业能效提升和绿色低碳发展。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落实好能耗“双控”制度,做好能耗强度约束性指标管理,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统筹利用现有财政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等渠道以及节能节水等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工业能效提升。加大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力度,建立统一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制度。 三是加强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节能降碳效应显著的重点项目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发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应用。 四是加强宣传交流。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等平台,深入开展多形式宣传教育,鼓励社会各方广泛开展专题交流培训等活动。进一步巩固拓展多双边国际合作,加强工业能效提升政策、技术、标准等沟通交流。鼓励节能技术装备服务企业“走出去”,开展能效合作项目,推广中国实践、技术、经验和标准。
-
“十三五”期间,我国为强化环境治理和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所涉及的大气污染治理及钢铁行业调整相关的文件包括:《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钢铁产业调整政策(2015年修订)》、《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等,